7 月 28 日,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

|
会议指出,集中整治医药领域腐败问题是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净化医药行业生态、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必然要求。
要以监督的外部推力激发履行主体责任的内生动力,深入开展医药行业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系统治理。加大执纪执法力度,紧盯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医药领域腐败案件,形成声势震慑。强化以案促改,推动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等。
受此影响,7 月 31 日,医药股股价集体下跌。

就在此前,科创板上市药企赛伦生物的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范志和因涉嫌职务犯罪被实施留置并立案调查。

一直以来,医药企业以会议等市场推广活动为名,向医疗机构相关人员行贿的事件屡见不鲜,使得销售费用的合规性饱受争议,也成为医药企业 IPO 过程中监管层关注的重点。
一般来说,销售费用涵盖销售人员的薪酬、市场推广费、差旅交通费等。其中,市场推广费占 " 大头 ",其包含会议费、品牌宣传等众多名目,其中的合规性、真实性一直饱受诟病,目前已有多家医药 IPO 折戟于此。
以 7 月被终止 IPO 审核的汉王药业为例,其于 2020 年至 2022 年的销售费用均接近 3 亿元,占当期营收的比例近 4 成。

前段时间引发热议的拟上市企业长风药业,招股书显示,其于 2022 年的 " 医院拜访费 " 高达 2385.76 万元,股民调侃说 " 自揭腐败行为 "、" 为了上市底裤都脱了 "。

此外,部分拟 IPO 医药企业因会议频次过高而遭到监管部门的质疑。
以今年 3 月 31 日过会的一品制药为例,其于 2020 年至 2022 年一共召开了 1.19 万场,平均每天要召开约 11 场会议。
2022 年底已过会目前迟迟未提交注册的荣盛生物,曾因市场推广活动频率存疑而遭到暂缓上会,其于 2022 年召开了 1342 场会议,平均每天开 4 场会议。

上交所表示,医疗企业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往往较高,销售推广活动的真实性、合规性颇受市场关注,销售推广费往往存在名目复杂、类别多样、可能用于隐性支出等问题,一直是审核关注的重点。
未来随着监管部门对于销售费用的关注提升,药企藏匿的 " 不正之风 " 或有望得到遏制。
(来源:格隆汇)